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V.7.94.97(体育)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9月15日,吉林省总工会与吉林省妇联联合开展了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周个人信息保护主题日活动。省总工会、省妇联细心设计、认真谋划,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工作目标,设计了网络安全专家云平台授课、线上微课程展播、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网络安全岗位招聘、线上平台宣传、职工网络达人助力等丰富的线上与线下活动。
线上活动中,邀请网络安全专家依托省总职工云课堂平台进行网上授课,普及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电信诈骗、智能家居等方面网络安全知识,累计在线观看人数7.62万人;在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周期间,各级工会应用线上平台、户外LED屏等渠道上架、播放网络安全微视频,传达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省总、长春市总分别开展了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活动,答题涵盖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个人信息保护常识和防范网络诈骗技巧等内容,千余名职工参与了答题活动;通过“乐业吉林”网络招聘平台,为50余家企业招聘网络安全相关职位80多个,拓宽网安人才就业渠道,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省市各级工会运用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平台发布转发网络安全活动倡议书,鼓励号召全省职工人人争当网络安全宣传员,共同监督网络不良行为;邀请职工网络达人刘影拍摄网络安全宣传微视频,发挥网红效应,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与覆盖面。
线下活动中,省总、省妇联与各级工会、妇联组织走进企业、职工之家、妇女之家,通过发放宣传折页、悬挂宣传横幅、播放网络安全宣传视频等形式,吸引职工妇女群众参与,对个人信息保护、智能家居安全进行集中宣传讲解,通过现场讲授网络安全防护技巧、一对一现场解答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识普及范围,增强活动辐射效应,营造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活动充分调动全省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通过载体多种、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宣传方式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进一步增强全省职工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其网络风险防范与处置能力。省总工会和省妇联将继续携手,致力于提高职工妇女群众的网络安全水平,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昆鹭
图片来源 省总工会
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2023年以来,宁陵县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大力推行政务服务大厅为民服务效能提升工作,全方位覆盖巡查、业务优化、人员素质提升以及党建引领等多个领域。
巡查强化,打造阳光高效政务服务环境。该县积极强化政务服务大厅巡查机制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对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常态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定期巡查窗口服务情况,实时监测服务设施运行状态,确保群众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享受到公正、公开、透明的服务环境,确保各项审批流程高效透明。
业务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该县梳理并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手段,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更多事项线上办理,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精简流程、压缩时限,推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人员素质提升,塑造专业服务队伍。该县开展全员业务培训和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塑造一支专业能力强、服务意识浓、待人热情周到的政务服务队伍,不断提升窗口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党建引领,筑牢为民服务思想根基。该县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与责任担当,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成都统筹推进“硬投资”与“软建设”——
让城市排水治理更智能(“两重”建设扎实推进)
本报记者 宋豪新
排水管网设施数据、下穿隧道设施数据、主要感知设备数据……走进四川成都市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大厅,大屏幕上,全市各监测点位的运行情况尽收眼底。“平台整合了多部门资源,实现城市排水防涝的智慧化管理。”成都环境集团兴蓉市政公司数据中心副主任芮胜阳介绍,该平台建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物联感知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和污水下河快速溯源系统等4个子系统,管护着成都中心城区7600多公里排水管网。
2024年7月11日,金牛四斗渠排水口出现污水预警,工作人员通过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很快就完成溯源,并精准识别排污位置。调度及巡检人员收到平台推送的信息后,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排水管网上共安装了1449个液位计和182个电导率仪,平均每4.5公里管网就有一个监测点位,标准为行业领先。”芮胜阳说。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有利于维护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近年来,成都以“两重”项目为关键抓手,统筹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推动城市排水从“治理”走向“智理”。
在成都市内一处下穿隧道入口的立柱上,有一个银色的盒子。“这个盒子是‘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里面藏着芯片等感知设备。一旦隧道内积水超过30厘米深,盒子就会联动声音、灯光自动报警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并调整交通指示灯变为禁行状态,保障车辆行驶安全。”芮胜阳介绍,除了联动隧道内设施报警提醒以外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还会将相关信息自动推送到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便于应急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走进隧道,一个巡检机器人正在顶部来回穿梭。“这个机器人可以不间断监控隧道内温度、烟雾、有毒有害气体情况,保障隧道内消防安全。”芮胜阳介绍,目前成都市主城区96座下穿隧道都安装了智能感知设备,还在个别下沉式道路和低洼区域增设雨水箅子,扩大进水口,加强疏通排水管道,消除安全隐患,“智能感知设备不但提高了早期预警能力,还节约了人力成本。”
除了搭建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成都还实施排水防涝移动抽排能力提升项目。截至2024年底,新增应急抽排能力达到50万立方米每小时,显著提升极端条件下的应对能力,有力保障城市安全度汛。“通过实施该项目,成都能在满足本市应急排涝需求基础上,服从上级调度,辐射承担重庆、贵州等地的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救援任务。”成都环境集团兴蓉市政公司运营管理部副部长欧阳后杰说。
2024年以来,成都建立地下管网管廊和设施建设改造“1+9”政策体系,明确编制1个建城区总体方案和9个县市子方案,系统化、精准化实施管网更新行动。
“成都建立了针对项目隐患问题、跨行业问题、顽固问题和重大问题的‘1+4’调度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两重’建设尽快落地见效。”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