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V.4.11.46官方网站入口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近日,南昌市红谷滩区举行了“红小二”政企互动暨为企普法沙龙活动,并为“红小二”企业法律服务中心进行揭牌。
活动当天,该区工商联有关负责人向参会企业详细介绍了为企服务“红小二”服务队的工作机制,南昌市微轲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西蓝光检测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惑和诉求,与红谷滩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交流。
据了解,该区设立“红小二”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旨在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不断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向上向好。“‘红小二’是红谷滩区营商服务品牌,我们中心的职责就是用法律服务助力红谷滩区各企业健康发展、稳健经营。”“红小二”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的法律工作者作为“红小二”队伍的补充力量,可以更好地解答“红小二”服务队收集的企业关于法律方面的诉求,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的法律服务。
截至目前,红谷滩区共有1365名“红小二”服务队队员,均为该区各属地、各部门的骨干力量,他们为企业提供“一对N”或“一对一”的长期、固定服务。(刘 磊)
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本报讯(记者武文娟)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10%左右、持续推动生物质绿氢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建成超级充电站1000座……近日,市发改委印发《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聚焦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5个标杆引领工程列出“任务单”。
《工作要点》在绿色技术创新标杆引领工程中提到,本市充分发挥在绿色经济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快形成国际新兴绿色技术策源地、绿色创新要素汇聚地,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10%左右。同时,本市支持氢能、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等领域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培育全市综合性绿色产业中试验证平台。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征集遴选,动态更新发布本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前沿,组织实施市级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推动设立并加快建设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研究制定绿色技术评价标准,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推动绿色技术成果产业化。
在绿色产业培育壮大标杆工程中,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本市聚焦大力发展先进能源产业、积极培育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引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化气候韧性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全面促进绿色金融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业等6个领域,分别提出17项任务。
例如,在大力发展先进能源产业方面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提出支持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中关村科学城氢能储能产业园、房山新型储能示范产业园和氢能产业低碳园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生物质绿氢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下一代光电装备、氢能装备、固态电池、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创新应用。
在培育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方面,支持昌平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和有关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符合要求的合成生物相关生产环节在京落地。
在引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生产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全面提升补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动重点区域、单位内部和专用领域充电设施建设,建成超级充电站1000座。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4.0阶段任务建设。
在优化气候韧性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支持房山安全防护装备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
在全面促进绿色金融产业发展方面,支持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认证及评级机构在京发展。在加快发展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业方面提出,推动ESG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市场建设。
《工作要点》中还提到,本市将推动各区结合资源禀赋,实施“一区一策”,因地制宜制定出台本区绿色经济发展方案或专项政策。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要点》的印发,标志着北京市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加快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责任编辑:冯莉(EN015)
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新华社记者周闻韬李晓婷
近日,有群众实名举报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重庆粮食集团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问题大米,引发关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14日发布通报称,涉案企业存在标注虚假保质期的违法行为。目前,该企业被罚款690万余元,3人受到处理。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质期是食品安全的基本指标,也是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首要考量。将弄虚作假的黑手伸向保质期,是对食品安全的粗暴践踏,是漠视群众利益的极端不负责任行为,突破道德底线,触碰法律红线,应依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问题被公之于众,源于该企业一名退休职工坚持不懈举报。如果没有他的检举,消费者的健康该如何保障?虽然通报显示,销往学校的大米均在原保质期内,未酿成更为严重后果,但其中的风险令人揪心,其间的隐患让人担心。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通报显示,涉事公司被查明的违法行为时间跨度近两年。这绝非企业内一两个人能够完成,对企业内部是否存在串通一气、系统造假问题应一查到底。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向好,但食品安全面临的风险形势依旧严峻。监管部门肩负着替老百姓把好“舌尖上安全”的重要职责。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在这起案件中,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最初不予立案,升级监管后,企业违法行为才被立案查处。这一定程度反映出相关部门没有牢固树立起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日常监管“失守”,存在的执法不严、监管缺位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深入调查和认真反思。
食品安全是基本民生问题,保质期决不允许任何人动手脚。生产经营企业要有敬畏之心,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梳理各个环节存在的漏洞,紧盯食品保质期、配料表等涉及质量安全的基础要素,严肃处罚提高造假成本,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责任编辑:韩保林(EN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