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系安危,绝笔一诗,哀愤同倾天下泪;爱如子弟,执鞭十载,公忠亲见个臣心。V.5.15.7(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APP
“我挖出来块古钱币!”“我挖出来的是兵马俑,我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这个是三星堆!”在北辰区果园新村街东升里社区活动室内,来自苍园小学和社区的20多名学生,正在社工的带领下进行科普手工体验。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东升里社区携手周边学校资源,打造“科技之光 筑梦未来”青少年科技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聆听讲解、知识科普、手工实践等方式,培养孩子们文物保护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民族情怀,日前,首场“我是小小考古家”活动在社区活动室开展。
活动伊始,社工为孩子们介绍了三星堆的故事,青少年们通过视频和文物图片穿梭在各种奇特的文物间,专心聆听,认真思索,在互动体验中,真真切切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悠久历史的迷人光辉。
随后,“小小考古学家”们拿着各种小工具通过挖、刨、刮、扫等方式,耐心地轻敲细扫,仔细地探索发掘,认真地搜寻藏在考古盲盒中的“文物”。伴随着青少年的惊呼声和欢笑声,一件件深藏的“文物”逐渐露出真面目,看着手中的“考古”成果,激发了青少年对考古和历史的探索激情,增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心中埋下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
此次活动,青少年们不仅学到了文物知识,更了解到考古发掘工作流程,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使未成年人在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下一步,社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持续深挖域内资源,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激发青少年爱国之情,以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核心学习力、团队协作力、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共同促进社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东升里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韩爱青)
身系安危,绝笔一诗,哀愤同倾天下泪;爱如子弟,执鞭十载,公忠亲见个臣心。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这里上班挺好的,环境不错,待遇也好,离家又近。”在位于港北区的贵港凤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文彪熟练地操作机器,经过切割、包装的生活用纸顺着传输带被送出。文彪边忙活边说,他之前在广东上班,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工资6000多元身系安危,绝笔一诗,哀愤同倾天下泪;爱如子弟,执鞭十载,公忠亲见个臣心。,不仅能赚钱身系安危,绝笔一诗,哀愤同倾天下泪;爱如子弟,执鞭十载,公忠亲见个臣心。,还能兼顾家庭。对于这份工作,他很满意。
阳春三月,中国—东盟生活用纸产业园内早已恢复了繁忙景象。在该园区的贵港龙派纸业有限公司造纸车间里,从打浆、配浆到成纸分切、包装、入库……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据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覃燕燕介绍,今年企业新增员工50多人,现有工人600人,企业将继续扩大规模,需再招聘员工100多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港北区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车、造纸、电子信息等产业,以家门口产业带动家门口就业。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300多家,中国—东盟生活用纸产业园区入驻企业35家。港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旭贤介绍说,他们对辖区企业用工需求及群众就业需求进行了双向摸底,全面了解就业市场供给端、群众就业需求端,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搭建企业招工群众求职沟通平台,为企业找人才、为群众找岗位,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春节前后,港北区举办线上线下大型招聘会14场,在村(社区)举办小型巡回招聘会20场身系安危,绝笔一诗,哀愤同倾天下泪;爱如子弟,执鞭十载,公忠亲见个臣心。,向辖区企业输送求职应聘群众4500多名,入职2450名。”黄旭贤说。
杨莎是港城街道东山村人,之前在广东务工,今年春节后,她参加了招聘会,觉得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普工这个岗位比较适合自己,于是报名参加应聘。经过短期培训后,杨莎于今年2月19日成功上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下班就可回家照顾小孩,每月有一份稳定收入,还不耽误照顾自己的家庭。”杨莎说。
今年,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整车装配车间新增2条生产线、电机制造车间新增1条生产线、车架制造车间新增2条生产线。据该公司人事经理朱小兰介绍,今年企业招聘新员工400多名,现有员工1400多人。
产业连着就业。目前,港北区引进新能源电动车企业100多家,建成投产50多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带动80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来,港北区持续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构建常态化的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就业工作。截至2月份,该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6人。(陆宏夏 林海)
身系安危,绝笔一诗,哀愤同倾天下泪;爱如子弟,执鞭十载,公忠亲见个臣心。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吴叶彬)近日,同安丙洲水道桥人行道改造工程顺利完工。
市交通局桥隧中心介绍,同安丙洲水道桥自2009年5月通车,至今已有15年。由于原设计的桥面铺装采用较薄且规格较小的人行道面砖,加之近年来非机动车辆不断增多,该桥人行道地砖出现破损情况,影响行人通行的同时,也增加了桥梁日常维护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桥隧中心组织施工单位对全桥人行道铺装进行更换。“此次改造选用质地坚硬、耐磨性强的花岗岩地砖,能够有效延长人行道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
改造后的人行道焕然一新,不仅为行人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也提升了桥梁的整体美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