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池塘快雨晴,课童移竹趁三庚。宜人叶锁窗前色,入画竿敲枕上声。V.2.10.36-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日前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100个“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其中,由中共合肥市蜀山区委宣传部蜀山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申报的“商文旅融合助力‘老粮库’再‘出圈’”案例成功入选。
新粮仓文化商业合集。
本次入选的100个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不仅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还具备突出的综合效益,带动就业、消费、民生等多领域联动发展,形成了人文经济标志性成果和普遍性经验曲折池塘快雨晴,课童移竹趁三庚。宜人叶锁窗前色,入画竿敲枕上声。,有很强的示范和推广价值。经济是城市的体格,人文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蜀山区注重将人文底蕴浸润到城区发展的每一步曲折池塘快雨晴,课童移竹趁三庚。宜人叶锁窗前色,入画竿敲枕上声。,不断聚人气、汇文气、积商气,赋予蜀山独特的魅力与内涵。新粮仓KUKUPARK文化商业合集便是依托“商文旅”创新理念,成为蜀山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的典范。
“入选的典型案例聚焦于人文经济的共享共融,既凸显了人文属性,又彰显了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充分展现了蜀山在活化工业文化遗产的同时,不断寻求城区发展的多元路径。”蜀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获评安徽“十佳深夜食堂”的杨记隆府新粮仓店内高朋满座。
今年5月,新粮仓KUKUPARK文化商业合集正式对外开放,它以6000㎡城市绿地、万吨筒仓、铁道游集三大空间亮点吸引着万众目光。围绕“重文化、重体验、重生活”业态布局及规划图景,打造出以创意零售、潮流娱乐、品质餐饮、生活美学、文创体育五大板块为主的业态体系,成为年轻人热衷打卡的新文旅IP。
新粮仓从“物质粮仓”焕新为“精神粮仓”,不断“出圈”,持续“生长”,成为蜀山区以城市更新践行人文经济学的新样本。自开业以来,全网关于“新粮仓”话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评价,还获评了2024年度安徽省“皖美消费新场景”殊荣。据统计,开业至今,累计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营收总额超1.5亿元。
非遗市集吸引市民参观。
新粮仓、金大地东西街、南七金隅里、大象哆艺术街区......近年来,蜀山区以文化创意为内核、科技创新为重点、休闲旅游为特色、首发经济为牵引持续创新,打造“高能级、有腔调”的综合型文化产业集聚区,滋养了经济发展的精气神。下一步,蜀山区将立足人文经济创新打造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深耕全域旅游新场景,打响蜀山商文旅融合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朱欢喜 熊俊焜 詹伟伟 文/图)
曲折池塘快雨晴,课童移竹趁三庚。宜人叶锁窗前色,入画竿敲枕上声。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李 斌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重在知行合一,前提是认识到位。思想认识越透彻,行动落实就越坚决。把牢反对浪费的思想关,就要从认识层面厘清一些关系。
增产与节约的关系。“柴堆堆经不住两头抽,青石缸经不住水眼漏。”节约就是增产,节流就是增效;把增产做实必须厉行节约,开源的同时要做好节流。之所以强调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减少浪费,是因为浪费是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大敌,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国家节用裕民,企业降本增效,全社会促进粮食节约减损,正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义务与自由的关系。好好的食物浪费掉,不仅情感上、道义上说不过去,法律上也不允许。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在遵规守法问题上,容不得犯糊涂、装糊涂。反对浪费挥霍不仅是道德倡导,更是法律义务。无论是粮食安全保障法还是反食品浪费法,都有明文规定。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道德的力量在于践行。人人以法律为遵循、以美德为指引,才能获得高尚的生活和真正的自由。
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无论有没有外界的督促和监管,我们都应当自觉养成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在食堂当着众人不浪费,在家里吃不完就扔掉;为图优惠多凑单多消费,超出实际需求只能浪费……摒弃“少我一个没关系”“浪费一点不要紧”的念头,提前谋划好实际需求,才能让节约上升为理念、外化为习惯、熔铸为自觉。
个人选择与公共福祉的关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永不过时。个人浪费不仅消耗自身财物,更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样,反对浪费,既是为了把小日子过得更好,也是为国家社会谋,为子孙后代计,其中不仅有经济账、家庭账,更有政治账、长远账。全社会提升粮食安全意识,形成节约粮食风尚,安全发展就更有保障,国家兴旺就更有根基。
以俭素为美,不仅是精神文明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支撑。14亿多人过上现代化生活,不能靠生产消费盲目扩张,要走资源节约、能源低耗这条道。
行动起来才有美德,传递开来才成风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起而行之,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7日 04 版)
曲折池塘快雨晴,课童移竹趁三庚。宜人叶锁窗前色,入画竿敲枕上声。编者按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纽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以来,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手抓重点县域机构,一手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提升全行在县域乡村的金融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末,全行县域一般性存款和各项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全行平均增速1.91和1.23个百分点。期间,涌现出了众多优秀县域机构,这些机构坚持“一县一策”差异化经营策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特点强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在服务县域乡村过程中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为此,《今日建行》将继续通过《优秀县域支行巡礼》专栏集中展示第二批优秀县域机构,为全行高质量推进县域业务发展提供示范。
云南脱贫看昭通,昭通脱贫看镇雄。位于乌蒙山北麓的云南昭通镇雄县,是全国革命老区县,全县总人口171万人,是云南省人口第一大县。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前,镇雄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级贫困县,56.58万的贫困人口为全国之最,是全省脱贫攻坚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如今的镇雄,已然褪去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先后荣获“全国产粮大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基地,镇雄县已成为建设“滇川黔结合部区域中心”的重要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