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

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

ID:6256746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3-05-16

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_第1页
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_第2页
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_第3页
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_第4页
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件1屯昌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屯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指示精神和建设海南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国际旅游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屯昌县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起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身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七次党代会、省委七届二次、三次全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8—,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国际旅游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充分挖掘和发挥屯昌县体育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旅游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构建起中部地区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和品牌,把体育旅游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身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的屯昌做出更大的贡献。(二)基本原则。1.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坚持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政策创新,抢抓“多规合一”改革,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持续推动大众体育和大众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全民健身和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体育设施和旅游设施深度融合,突破发展瓶颈,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2.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依托中部地区优越的旅游资源条件,发挥各镇的比较优势,明确发展重点,把体育旅游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具有鲜明区域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加快雨水岭生态公园、木色湖风景名胜区、加乐潭旅游度假区、龙河湾片区旅游带等体育旅游综合体和体育旅游景区建设,努力推动“一城七镇”—8—,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促成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3.传承保护,绿色发展。坚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自然山地、农田、森林、河流、水域等各类丰富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更加注重挖掘、传承与保护“军坡民俗”、“坡陈五行桩”、“四门归中拳”、“屯昌油画”等本土传统特色文化,实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和谐美丽的生态文明之路。4.市场开放,优化发展。用好用活用足“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对外开放,推进互利共赢,加快融入琼北综合经济区,抱团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形成全新的区域性开放型经济。加快构建体育旅游开放创业创新平台,以社会力量为主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正确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和用户体验性消费,实现创新创意、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有效对接。5.兴业惠民,共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坚持体育旅游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8—,,突出体育旅游产业的社会性、公益性、参与性,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育休闲服务能力,不断丰富和加强武术气功、山地户外、水上娱乐、自然生态、民俗节庆、赛事表演等体育旅游产品供给,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发展目标(一)近期目标。2018—2020年,启动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编制屯昌县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和规划。(二)中期目标。2021—2024年,全县范围内开展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初步建成2个体育旅游精品景区、2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办1-2个省级赛事永久性举办地,开辟5条以上热点体育旅游线路。(三)远期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产业定位明确、体育内容丰富、文化内涵鲜明、宜业宜居宜游、服务配套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力争将屯昌打造成为海南中部地区知名的体育休闲之都和体育旅游目的地。三、工作任务(一)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大体育旅游宣传力度,打破区域、部门、行业界限,广泛凝聚体育旅游发展合力,积极推动我县体育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和体育旅游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体育旅游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8—,按财政增速保持适度增长。要加大对体育旅游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二)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将全县体育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线路、乡村旅游点、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旅游步行街区的旅游厕所纳入“旅游厕所革命”的范围。加快境内旅游公路建设,结合现有公路网,规划旅游公路建设,形成“两纵两横、三环六线”的旅游公路网格局。建设县城、镇区、景区三级旅游集散网络。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道路沿途的绿化、亮化工程,完善停车场、标识牌、咨询点、换乘站、生态厕所、休憩亭、购物商店等服务节点建设。完善体育场馆和运动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健身游步道、风景绿道、自行车慢道等网络体系,鼓励建设私营健身场馆俱乐部。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行政服务能力,完善产业发展智慧服务体系。(三)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梦幻香山二期、新兴椰林农庄、旋风虎军事主题乐园、文化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筹划木色湖体育休闲公园、加乐潭水上运动乐园、户外山地自行车运动主题公园、房车户外露营地等项目。开辟滨水骑行绿道、景观游步道等,建设休闲驿站、水上运动中心(码头),开展皮艇体验、龙舟赛等各类丰富多彩的运动休闲特色体验活动。(四)精品赛事活动。积极打造多项精品赛事活动。深入挖掘屯昌县—8—,地方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以民俗文化品牌、乡村休闲品牌、红色文化品牌、体育赛事品牌、青少年体育品牌与休闲度假品牌为主题,重点打造山地自行车、乒乓球、足球、武术等品牌赛事活动。(五)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依托体育旅游精品景区景点,推进屯城镇、新兴镇、枫木镇体育运动休闲小镇建设。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乌坡南药风情养生小镇、坡心互联网+农业公园小镇、枫木冬季瓜菜小镇、西昌特色养殖小镇、南坤(中坤)油茶小镇、新兴旅游和健康养生小镇、南吕热带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六)体育旅游综合体与精品旅游景区。以跨区域体育旅游景区开发为重点,将加乐潭片区、雨水岭片区和木色湖片区打造成为融合观光游乐、运动休闲、会议度假、居住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旅游综合体,提升项目建设的精品化、特色化、专业化水平,支撑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七)人才培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强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一线岗位服务型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人才储备库,建立专业人才档案,加强与各类人才的联系与交流。通过发放政府津贴、提供事业编制、优先提拔、重点扶持等形式引进高级人才,打造引进高端专业人才“绿色通道”—8—,。加强与企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人员培训、专题讲座等,健全体育旅游部门和企业等多层次、多类型、多模式的人才培训体系,培养一批产业发展领军人物。四、工作推进时间安排(一)前期准备和示范带动阶段(2018年-2022年)。编制体育旅游发展建设方案和规划;以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示范,带动全县特色旅游小镇和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开展体育旅游创建工作。(二)全面推广阶段(2023—2024年)。在阶段性总结试点创建经验基础上,全面推动我县体育旅游创建工作。(三)全面总结阶段(2025年)。全面总结我县体育旅游创建工作情况,建立长效推进机制。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是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区”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高效务实推进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牵头)(二)强化政策支持。—8—,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和资金,支持体育旅游发展。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要制定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全县体育旅游发展;统计部门统筹指导相关体育旅游统计工作,汇总和发布相关数据,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国土资源部门要推动落实体育旅游业差别化用地政策,鼓励支持利用“四荒”土地开发建设旅游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优先保障体育旅游用地需求。项目审批部门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全力支持体育旅游创建工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统计局、县审计局、县扶贫工作办公室、各镇政府等配合)(三)注重工作实效。各镇政府要加强对体育旅游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定期汇总情况,及时跟踪问效,切实整改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要指导各镇开展创建工作。(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牵头,各镇政府等配合)(四)营造创建氛围。强化体育旅游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广泛支持体育旅游发展的工作局面。各创建单位要及时总结创建经验,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全县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水平全面提升。(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各镇政府等配合)—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一八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