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刘表欲谁依,羝触终难学奋飞。八月江潮空有信,一家雨雪正无衣。埋头青史前生误,转面黄金旧事非。却笑残年无鸟雀,杜鹃何处不如归。V.2.44.98(官方)新IOS/安卓版/手机版APP下载
本文转自:雅安日报
路通人和绘画卷 产业发展谱新篇
——峨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典礼仪式侧记
大峡谷隧道
2023年12月29日,峨汉高速金口河服务区热闹非凡,峨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典礼仪式在这里举行。
作为四川高速公路路网“八横”中,隆昌至汉源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峨眉山至汉源高速一路穿行在大渡河峡谷间,连接了成都平原和大小凉山,其桥隧比高达87.4%,项目采用同步建设,分段开通模式,整个建设期共历经6年多时间。
开山劈岭筑通途
峨汉高速地处乐山市、凉山州、雅安市3市州地界,这里是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境内崇山峻岭遍布,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堪称“地质博物馆”。
在这里修筑高速公路,难度极高。一路架桥、穿山,施工队伍每天与高山峡谷打交道。峨汉高速项目全长122.882千米,共设置桥梁67座,隧道23座,全线87.4%超高桥隧比,是目前省内第一,相当于大约107千米都在桥梁上和隧道内行驶。
峨汉高速还拥有超多隧道群,全线隧道占比约60%,特别是此次建设完工的控制性工程大峡谷隧道,全长12.1公里,最大埋深1944米,相当于1.2个泰山的高度,为“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极大,难度前所未有。
当天12时,全线通车典礼仪式后,峨汉高速正式对车辆开放通行。记者第一时间驾车体验峨汉高速,平坦宽阔的沥青道路,行车舒适感、体验感极佳。
与现在的舒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初建设者鏖战施工一线的艰辛。
四川路桥峨汉高速2-7分部技术员姜涛世无刘表欲谁依,羝触终难学奋飞。八月江潮空有信,一家雨雪正无衣。埋头青史前生误,转面黄金旧事非。却笑残年无鸟雀,杜鹃何处不如归。,2017年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建设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项目,成为攻坚这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的一员。6年来,他不仅“结识”了岩爆、高地温等不良地质灾害,还同它们从“敌人”最终和平相处成“战友”。如今,峨汉高速全线通车,姜涛表示,作为参与建设的一员,不仅颇感自豪,更感谢大峡谷隧道这个“项目启蒙老师”,让自己从一名青涩的少年蜕变成历经百战、具备一定经验的项目管理“元老”。他认为,这份宝贵经历与经验,一定会伴随自己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
道路通达产业兴
路通,百业兴。
汉源县工业基础深厚,有冶炼有色金属为主的万里工业园区和以生产花椒油、挂面和水泥建材为主的甘溪坝工业园区;石棉县已初步构建起以清洁能源为基础、矿物功能材料为支撑、有色金属为先导、精细磷化工为引擎的“1+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石汉工业园‘南平台’”,我市以石棉、汉源两个省级工业园区为核心,充分发挥两县被纳入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农业方面来看,汉源、石棉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盛产水果等农产品。近年来,汉源、石棉也大力培育家庭农场,成立合作社,农产品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峨汉高速的全线通车将缩短我市南部的汉源县、石棉县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距离。之前,从汉源县驶上雅西高速公路后,要前往雅安市区,再转换到雅乐高速公路,才能抵达乐山港。随着峨汉高速通车,从汉源可以直接到达乐山港,缩短几十公里的行车距离,可降低石棉、汉源农产品、工业品外运成本。货物到达乐山港后,还能进一步通过水路运输通道抵达宜宾、重庆的港口,进而深入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
此外,峨汉高速全线通车,把峨眉山、黑竹沟、大峡谷以及汉源湖等景区串点成线,形成一条旅游大通道,打通了成都、川南与攀西的经济动脉,能推动形成更高效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有效释放“城乡融合”新活力。
“曾经,我们到乐山需要3个小时,峨汉高速公路通车后,路程减少了一半,能降低运输成本,为汉源的水果‘走出去’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同时还能带动水果采摘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汉源县某家庭农场负责人李万文说。
本报记者 彭艳霞
世无刘表欲谁依,羝触终难学奋飞。八月江潮空有信,一家雨雪正无衣。埋头青史前生误,转面黄金旧事非。却笑残年无鸟雀,杜鹃何处不如归。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共写春联传承好家风
本报记者 梁乾胜 通讯员 钟德献
锦绣中国年·过一个健康文明年
本报记者 梁乾胜通讯员 钟德献
“仁爱三春暖 家和万事兴。”2月15日,记者在蒙山县汉豪乡樟村村民覃庆昌的家门口,看到了这副别致的春联。
覃庆昌家秉承着敬老互助的家风,两代人都是党员。“这副春联与我家的家风家训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传承的责任。”覃庆昌说,这副春联是村党总支部书记何仕旦赠送给他的。
写春联是何仕旦家里过年的必备仪式。这几年来父女两人齐动手,将祝福化为文字,创作出充满美好寓意的春联送给乡亲们。这些春联不仅带有浓厚的年味,更蕴含着家风的深厚内涵。
“‘绵祖德不如积善 敬家声远是读书’世无刘表欲谁依,羝触终难学奋飞。八月江潮空有信,一家雨雪正无衣。埋头青史前生误,转面黄金旧事非。却笑残年无鸟雀,杜鹃何处不如归。,这对联我从小就开始抄写。”何仕旦说,这是家族世代传承的治家家训,祖父亲自传授给父亲,父辈通过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将这一家训融入了家风家教之中,深刻影响了后人。
何仕旦一直秉持着积德行善和勤奋读书的原则,不仅要求自己,也在教育子女后辈中贯彻这一理念。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他致力于推进村庄建设,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打造了流动的“文化加油站”,开设书法培训班,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在何仕旦的影响下,小女儿何春叶成为村里的一名志愿者,每个寒假都到村活动中心教孩子们练字、写春联,延续着家族的文化传统。
近年来,蒙山县通过组织书法培训班、赠送春联、推动乡村阅读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与农村精神文明相融合,传递着文明新风尚。
世无刘表欲谁依,羝触终难学奋飞。八月江潮空有信,一家雨雪正无衣。埋头青史前生误,转面黄金旧事非。却笑残年无鸟雀,杜鹃何处不如归。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12日,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塘坊镇新时代文明所、镇团委、镇妇联、江西省委统战部驻村小分队等联合开展“月圆人圆 传承经典”非遗拓印迎中秋主题活动。
在志愿者示范下,孩子们依次用木棒雕刻、上墨、铺宣纸、拓印,不一会儿,一幅幅传达着节日祝福语的印画便诞生了。
每一次的敲打、每一次的涂抹,都凝聚着孩子们对中秋节的独特感悟。孩子们沉浸在分享作品的喜悦之余,志愿者们还给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月饼礼盒,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
一张画板,一双小手,拓印出了对于中秋节的美好愿景。此次活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不仅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涵养了品格,更让他们在感悟文化之美中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到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骆东平、徐维栋)